中国植物志
因网站整合,本页即将迁移至:www.iplant.cn/info/Stephania succifera?t=z
意见建议 请 email: iplant@ibcas.ac.cn
FOC | FLPH | DCP | iPlant | admin    响应时间:0.25秒
小叶地不容
Stephania succifera Lo et Y. Tsoong
中国植物志>> 第30(1)卷 >> 防己科 Menispermaceae >> 千金藤属 Stephania

34. 小叶地不容(植物分类学报) 图版13: 4-6

Stephania succifera Lo et Y. Tsoong in Acta Phytotax. Sin. 16: 36, fig. 9 (4-6). 1978; 广东植物志 1: 41. 1987.

落叶藤本,长2-5米,全株无毛,枝、叶含红色液汁;块根球状,硕大,浮露地面,外皮褐色,粗糙,内面淡褐黄色。叶纸质,近圆形至三角状圆形,长、宽均约5-9厘米,顶端骤尖,钝头,具小凸尖,基部截平或微凹,两面密生微小乳突或腹面的小乳突不明显;掌状脉约10条,向上的3条,平伸的2条,向下的5条;叶柄长通常3-5厘米,极少达8厘米。雄花序为复伞形聚伞花序,单生或几个生于腋生、无叶或有小型叶的短枝上,花序梗长6-8厘米,伞梗长0.5-2厘米,末端稍弯拱,有几个线形小苞片,小聚伞花序梗和花梗均很短;雄花:萼片6,排成2轮,外轮倒披针状匙形,长约1.2毫米,内轮较阔,背面均有小乳突;花瓣3,紫色,贝壳状,基部二侧内折,比萼片稍短;聚药雄蕊长0.5毫米,花药6个。雌花序未见。果序为稍紧密的复伞形聚伞状,伞梗长通常不超过1厘米;核果的果核倒卵圆形,长约6毫米,宽约5毫米,背部有4列短而扁的钩刺状突起,每列约20颗,胎座迹正中穿孔。花期3月。

产于海南。常生于林下多石砾的地方。模式标本采自琼中毛阳。

本种介于白线薯与血散薯之间,前者与本种的主要区别在其枝、叶无红色液汁,果核背部的柱状小突起的顶端扩大呈头状;后者不同于本种的是它的小聚伞花序有明显的梗,而一个共同的异点是那两种的萼片外面没有透明的小乳突。

本种在海南省各地通称金不换,是一种民间常用药。块根味苦性寒,功能镇静止痛、清热解毒。据初步分析,块根含颅通定 (rotundine) 等多种生物碱。

知识共享:署名-非商业性使用-禁止演绎 1996《中国植物志》第30(1)卷 065页 PDF
中国植物志系统位置
图版13:4-6
扫一扫,在手机上继续查看
logo_frps
版权所有  ©  1959-2004  中国科学院《中国植物志》编委会  科学出版社
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(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)数字植物项目组
京ICP备13006946号-2         我有话要说